硬脑膜外脓肿的感染途径主要有直接蔓延、血行播散、外伤或手术后感染、邻近组织感染扩散、中耳炎或鼻窦炎继发感染等。硬脑膜外脓肿是指脓液积聚在硬脑膜与颅骨之间的潜在腔隙,多由细菌感染引起,需及时就医治疗。
1、直接蔓延
颅骨骨髓炎或颅骨开放性骨折可能导致细菌直接侵入硬脑膜外间隙。感染源多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或链球菌,局部炎症反应形成脓液积聚。患者常伴有头痛、发热及局部压痛,需通过影像学检查确诊。治疗需手术引流联合抗生素,如头孢曲松钠注射液、注射用青霉素钠等。
2、血行播散
身体其他部位的感染灶如肺部感染、心内膜炎等,细菌可通过血液循环播散至硬脑膜外腔。常见病原体包括肺炎链球菌或大肠埃希菌,可能伴随寒战、全身乏力等症状。需静脉注射广谱抗生素控制感染,如注射用美罗培南、盐酸万古霉素注射液等,同时处理原发感染灶。
3、外伤或手术后感染
颅脑手术、腰椎穿刺或头部开放性创伤可能破坏硬脑膜屏障,导致细菌定植。术后护理不当或器械污染是常见诱因,表现为切口红肿、脓性分泌物。需清创并应用抗生素如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克林霉素磷酸酯注射液,严重者需二次手术清除脓肿。
4、邻近组织感染扩散
面部蜂窝织炎、眶周感染等可沿筋膜间隙向颅内扩散。感染进展迅速,可能引起眼睑水肿、视力模糊等神经压迫表现。需紧急使用覆盖厌氧菌的抗生素如甲硝唑氯化钠注射液,联合头孢类药物治疗,必要时手术减压。
5、中耳炎或鼻窦炎继发感染
慢性中耳炎或鼻窦炎可能通过骨壁侵蚀或静脉逆行感染硬脑膜外腔。患者多有耳流脓、鼻塞病史,突发剧烈头痛提示病情加重。需耳鼻喉科协同处理,使用头孢噻肟钠注射液、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等,合并颅内压增高时需手术引流。
硬脑膜外脓肿患者应严格卧床休息,避免剧烈活动加重颅内压。饮食需高蛋白、高维生素以支持免疫修复,如鸡蛋、鱼肉及新鲜蔬菜水果。术后保持伤口清洁干燥,定期复查影像学评估。出现意识改变、持续高热等症状须立即就医,不可自行调整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