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假性囊肿可能由急性胰腺炎、慢性胰腺炎、胰腺外伤、胰腺手术并发症、胰管梗阻等原因引起,可通过影像学检查、血液检查等方式诊断,并采取引流、手术切除等方法治疗。
1、急性胰腺炎
急性胰腺炎是胰腺假性囊肿常见的病因,胰腺组织坏死液化后形成囊性病变。患者可能出现持续性上腹痛、恶心呕吐、发热等症状。治疗需禁食并静脉补液,使用注射用生长抑素抑制胰液分泌,必要时行超声引导下穿刺引流。急性期过后需长期低脂饮食,避免酒精摄入。
2、慢性胰腺炎
长期慢性胰腺炎导致胰管狭窄或梗阻,胰液积聚形成假性囊肿。患者常有反复上腹疼痛、脂肪泻、体重下降等表现。治疗包括口服胰酶肠溶胶囊补充外分泌功能,使用盐酸曲马多缓释片控制疼痛,严重时需行胰管支架置入术。日常需严格戒酒,采用高蛋白低脂饮食。
3、胰腺外伤
腹部外伤或医源性损伤导致胰腺组织破裂,胰液外渗被周围组织包裹形成假性囊肿。可能伴有腹腔积液、血淀粉酶升高等情况。轻度损伤可使用注射用奥曲肽减少胰液分泌,严重者需行囊肿空肠吻合术。恢复期应避免剧烈运动,定期复查腹部CT。
4、手术并发症
胰腺或邻近器官手术后发生胰瘘,胰液积聚形成假性囊肿。常见于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表现为术后持续腹痛、引流液淀粉酶升高。治疗可先尝试保守治疗使用注射用乌司他丁,无效时需行内镜下支架置入。术后需监测引流液性状,保持引流管通畅。
5、胰管梗阻
胰管结石、肿瘤压迫等因素导致胰液排出受阻,远端胰管扩张形成假性囊肿。可能伴随黄疸、陶土样便等胆道梗阻症状。治疗需解除梗阻原因,如行ERCP取石,使用注射用氟尿嘧啶化疗,必要时行胰管切开取石术。日常需少量多餐,补充脂溶性维生素。
胰腺假性囊肿患者应建立规律的饮食习惯,每日5-6餐少量进食,选择易消化的低脂高碳水食物如米粥、面条等。烹调方式以蒸煮为主,避免油炸食品。戒除烟酒等刺激性物质,保持适度活动量但避免腹部受压。定期复查超声或CT监测囊肿变化,出现腹痛加剧、发热等症状及时就医。合并糖尿病患者需严格监测血糖,营养师指导下制定个性化膳食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