螨虫性鼻炎通常表现为阵发性喷嚏、清水样鼻涕、鼻痒和鼻塞,可通过过敏原检测确诊。螨虫性鼻炎的判断方法主要有观察症状、皮肤点刺试验、血清特异性免疫球蛋白E检测、鼻分泌物涂片检查、鼻内镜检查等。
1、观察症状
螨虫性鼻炎患者接触尘螨后会出现典型过敏症状,如连续打喷嚏、鼻腔分泌物增多、鼻黏膜瘙痒等。症状多在清晨或打扫卫生时加重,脱离过敏环境后可缓解。部分患者可能伴有眼部瘙痒、咽喉不适等伴随表现。症状反复发作且与环境暴露相关时需警惕螨虫过敏。
2、皮肤点刺试验
将尘螨提取液滴于前臂皮肤,用点刺针轻刺表皮观察反应。15分钟后出现直径超过3毫米的红斑或风团即为阳性,提示机体对尘螨过敏。该检查快速直观,但需停用抗组胺药物3天以上。皮肤点刺试验是诊断螨虫性鼻炎的重要依据之一。
3、血清特异性免疫球蛋白E检测
通过抽血检测血清中尘螨特异性免疫球蛋白E抗体水平,数值超过0.35kU/L即提示过敏。该方法不受药物影响,适合皮肤条件不佳者,但灵敏度略低于皮肤试验。检测结果需结合临床表现综合评估,单一指标升高不能确诊。
4、鼻分泌物涂片检查
取鼻腔分泌物染色后镜检,发现大量嗜酸性粒细胞提示过敏反应。该方法操作简便但特异性较低,细菌感染时也可能出现类似表现。通常作为辅助诊断手段,需与其他检查结果相互印证。检查前24小时应避免使用鼻喷激素。
5、鼻内镜检查
通过内镜可观察到鼻黏膜苍白水肿、下鼻甲肥大等典型过敏征象。检查能排除鼻息肉、鼻中隔偏曲等结构异常,同时可采集组织样本进行病理检查。内镜检查直观准确,但属于有创操作,通常在其他检查无法确诊时采用。
确诊螨虫性鼻炎后应保持居住环境干燥清洁,定期曝晒寝具,使用防螨床罩。症状发作时可遵医嘱使用氯雷他定片、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孟鲁司特钠咀嚼片等药物控制症状。避免接触毛绒玩具、地毯等尘螨滋生物品,空调滤网需每月清洗。加强体育锻炼有助于改善过敏状态,严重者需考虑脱敏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