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晚期恶液质是指胃癌进展至终末期时出现的严重代谢紊乱综合征,主要表现为极度消瘦、肌肉萎缩、乏力及多器官功能衰竭。
1、代谢异常
肿瘤细胞通过释放炎症因子导致机体分解代谢亢进,蛋白质和脂肪大量消耗。患者常伴随胰岛素抵抗、葡萄糖代谢障碍,表现为血糖波动明显。此时需通过肠内或肠外营养支持补充热量,可选用整蛋白型肠内营养粉剂、短肽型肠内营养混悬液等医用食品,同时监测电解质平衡。
2、营养耗竭
肿瘤生长掠夺宿主营养物质,加之食欲减退、吞咽困难等消化道症状,造成进行性体重下降超过5%。患者血清白蛋白常低于30g/L,前白蛋白显著降低。建议采用高能量密度营养配方,分次少量进食,必要时联合甲地孕酮分散片改善食欲。
3、炎症反应
肿瘤坏死因子-α等促炎细胞因子持续释放,引发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临床可见C反应蛋白升高、持续性低热。在控制肿瘤基础上,可考虑使用塞来昔布胶囊等抗炎药物,但需警惕胃肠黏膜损伤风险。
4、器官衰竭
长期营养不良导致心、肺、肝等多器官功能进行性减退,表现为活动耐力骤降、下肢水肿、呼吸困难。需限制液体入量,使用呋塞米片利尿,同时补充人血白蛋白注射液维持胶体渗透压。
5、免疫崩溃
淋巴细胞总数减少及CD4+/CD8+比例倒置,使患者易发生重症感染。常见发热伴中性粒细胞缺乏,需预防性使用注射用头孢曲松钠等广谱抗生素。免疫调节可尝试胸腺法新注射液,但效果有限。
胃癌恶液质患者需每日监测体重变化,饮食采用高蛋白流质或半流质,如添加乳清蛋白粉的米糊、蒸蛋羹等。疼痛控制可选用盐酸羟考酮缓释片,但须注意便秘。建议每2小时变换体位预防压疮,进行被动关节活动维持肌肉功能。家属应记录每日出入量,观察意识状态变化,及时处理口腔溃疡等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