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炎刚开始的症状主要有上腹疼痛、恶心呕吐、发热、腹胀、黄疸等。胰腺炎是胰腺因胰蛋白酶的自身消化作用而引起的疾病,可分为急性胰腺炎和慢性胰腺炎。
1、上腹疼痛
上腹疼痛是胰腺炎常见的早期症状,疼痛多位于中上腹部,可向腰背部放射。疼痛程度因人而异,轻者为钝痛,重者可呈持续性剧痛。疼痛常在饱餐或饮酒后突然发作,弯腰或前倾坐位时可减轻。上腹疼痛可能与胰管梗阻、胰腺水肿或坏死等因素有关。
2、恶心呕吐
多数胰腺炎患者早期会出现恶心呕吐症状,呕吐物常为胃内容物,严重时可吐出胆汁。呕吐后腹痛症状多不缓解。恶心呕吐可能与胰腺炎症刺激胃肠道、胰液分泌异常等因素有关。建议患者暂时禁食,避免加重胃肠负担。
3、发热
胰腺炎早期可出现低热,体温多在38℃左右。若出现高热,可能提示继发感染或胰腺坏死。发热是机体对炎症的正常反应,通常在使用抗生素控制感染后会逐渐消退。患者应注意监测体温变化,及时就医处理。
4、腹胀
胰腺炎患者早期常感觉腹部胀满不适,可能伴有肠鸣音减弱。腹胀与胰腺炎症导致肠麻痹、腹腔积液等因素有关。严重腹胀可能影响呼吸功能,需及时就医处理。患者应避免进食产气食物,采取半卧位缓解症状。
5、黄疸
部分胰腺炎患者可出现轻度黄疸,表现为皮肤和巩膜黄染。黄疸多因胰头水肿压迫胆总管导致胆汁排出受阻引起。黄疸程度与病情严重程度相关,需通过血液检查评估胆红素水平。出现黄疸时应警惕胆源性胰腺炎可能。
胰腺炎患者发病初期应注意卧床休息,严格禁食禁水,减轻胰腺负担。可采取屈膝侧卧位缓解腹痛,避免剧烈运动。恢复期应遵循低脂清淡饮食,少量多餐,避免暴饮暴食和饮酒。定期复查血淀粉酶、脂肪酶等指标,监测病情变化。若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加重,应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胰酶肠溶胶囊、奥美拉唑肠溶胶囊等药物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