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体疾病的症状主要包括眼前漂浮物、闪光感、视力下降、视野缺损及视物变形等。玻璃体疾病可能与年龄增长、外伤、炎症、出血或视网膜病变等因素有关,需通过眼底检查、超声检查等方式确诊。
1、眼前漂浮物
患者常描述眼前出现点状、线状或蛛网状的阴影飘动,尤其在明亮背景下更明显。这种现象多由玻璃体液化或后脱离导致胶原纤维聚集形成混浊物所致。若突然增多可能提示玻璃体积血或视网膜裂孔,需紧急就医排查视网膜脱离风险。
2、闪光感
表现为视野边缘出现短暂闪电样光点,常因玻璃体牵拉视网膜刺激感光细胞产生电信号。频发闪光可能预示视网膜撕裂或脱离前期,尤其伴随新发漂浮物时,建议24小时内完成散瞳眼底检查。
3、视力下降
玻璃体积血、严重混浊或继发视网膜病变时可导致视力模糊。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引起的玻璃体积血可能使视力骤降至光感,需行玻璃体切割手术。炎症性玻璃体混浊则表现为渐进性视物模糊伴飞蚊症加重。
4、视野缺损
玻璃体出血或视网膜脱离可造成固定方位的视野遮挡,如幕布样阴影从周边向中心扩展。陈旧性玻璃体积血可能形成机化膜牵拉视网膜,导致视野缺失范围与牵拉部位对应。
5、视物变形
黄斑区受玻璃体异常牵拉时可能出现视物扭曲、变大或变小。常见于黄斑前膜或玻璃体黄斑牵拉综合征,需通过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评估黄斑结构,必要时行玻璃体切除术解除牵引。
建议出现上述症状时避免剧烈运动或重体力劳动,减少突然转头动作以防加重玻璃体牵拉。日常可佩戴防紫外线眼镜保护眼底,控制血糖血压等基础疾病。若症状持续超过一周或突然加重,应立即至眼科进行眼底照相、眼压测量等全面检查,明确病因后针对性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