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浸润性导管癌的治果与病情分期、分子分型等因素有关,早期发现并规范治疗的患者预后较好。浸润性导管癌是乳腺癌常见的病理类型,占所有乳腺癌的70%-80%,其治疗方案主要有手术切除、放疗、化疗、内分泌治疗及靶向治疗等。
对于肿瘤直径较小且未发生淋巴结转移的早期患者,通过保乳手术或全乳切除术联合前哨淋巴结活检可获得较好,5年生存率超过90%。术后根据病理结果辅以放疗可降低局部复发风险。激素受体阳性患者需接受5-10年内分泌治疗,常用药物包括他莫昔芬片、来曲唑片等。HER-2阳性患者联合曲妥珠单抗注射液等靶向药物可显著改善预后。局部晚期患者需采用新辅助化疗缩小肿瘤后手术,常用方案包含多西他赛注射液、表柔比星注射液等药物组合。
肿瘤已发生远处转移的晚期患者以全身治疗为主,需根据分子分型选择化疗、内分泌治疗或靶向治疗联合方案。骨转移患者可加用唑来膦酸注射液控制骨相关事件。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骨髓抑制、心脏毒性等不良反应,需定期监测血常规和心功能。部分患者会出现治疗耐药,此时需通过基因检测调整治疗方案。
患者术后应坚持患肢功能锻炼预防淋巴水肿,均衡饮食保证蛋白质和维生素摄入,适度有氧运动增强体质。定期复查乳腺超声、钼靶及肿瘤标志物,内分泌治疗期间需监测子宫内膜厚度和骨密度。保持积极心态,加入患者互助组织可获得心理支持。出现骨痛、咳嗽、头痛等新发不适需及时就诊排除转移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