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乳腺癌通常表现为乳房肿块、皮肤改变、乳头溢液、淋巴结肿大和疼痛等症状。急性乳腺癌可能与遗传因素、激素水平异常、乳腺导管堵塞、炎症反应和免疫系统异常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乳房红肿热痛、皮肤橘皮样改变、乳头内陷、腋窝淋巴结肿大和全身发热等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明确诊断后积极治疗。
1、乳房肿块
乳房肿块是急性乳腺癌常见的症状,肿块质地较硬,边缘不规则,活动度差。肿块可能与乳腺导管内癌细胞快速增殖有关,常伴随局部皮肤粘连。患者可触及单侧乳房无痛性肿块,随着病情发展可能出现压痛。临床怀疑恶性时需进行乳腺超声或钼靶检查,确诊需依靠病理活检。治疗包括手术切除、化疗药物如多西他赛注射液、靶向药物如曲妥珠单抗注射液等。
2、皮肤改变
急性乳腺癌可引起乳房皮肤红肿、增厚,出现橘皮样外观或酒窝征。这些改变源于肿瘤侵犯Cooper韧带或淋巴管堵塞。皮肤改变往往进展迅速,可能伴有局部温度升高。皮肤改变常见于炎性乳腺癌,需要与乳腺炎鉴别。治疗需结合全身化疗如表柔比星注射液,配合局部放射治疗。皮肤护理需保持清洁干燥,避免摩擦刺激。
3、乳头溢液
乳头溢液在急性乳腺癌中多为血性或浆液性,常为单侧单孔自发溢出。溢液可能因肿瘤侵犯乳腺导管或乳头所致。伴随症状可能包括乳头瘙痒、灼热感或乳头内陷。诊断需进行乳管镜检查或溢液细胞学检查。治疗根据分期可选择保乳手术或全乳切除,配合使用化疗药物如环磷酰胺片。患者应避免挤压乳头,记录溢液特征供医生参考。
4、淋巴结肿大
腋窝淋巴结肿大是急性乳腺癌常见体征,表现为无痛性、质硬、活动度差的肿块。淋巴结转移提示疾病进展,需通过超声引导下穿刺确诊。肿大淋巴结可能压迫血管神经导致上肢水肿。治疗需根据淋巴结转移情况选择腋窝淋巴结清扫,配合放疗如调强放射治疗。术后需进行上肢功能锻炼,预防淋巴水肿。
5、全身症状
急性乳腺癌可能出现发热、乏力、食欲下降等全身症状,尤其常见于炎性乳腺癌。发热可能与肿瘤坏死或继发感染有关。全身症状往往提示疾病处于活跃期,需完善肿瘤标志物检查如CA153。治疗包括对症支持治疗和使用化疗药物如紫杉醇注射液。患者应保持充足休息,加强营养支持,定期监测体温变化。
急性乳腺癌患者需保持良好心态,积极配合治疗。饮食应保证足够优质蛋白摄入,适量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避免吸烟饮酒,减少高脂肪食物摄入。根据体力状况进行适度运动如散步、瑜伽等。定期复查乳腺超声、钼靶或核磁共振等检查。治疗期间注意观察药物不良反应,及时与医生沟通症状变化。建立健康生活方式有助于提高治果和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