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早期切除后存在复发概率,但规范治疗可显著降低风险。复发风险与肿瘤分期、分子分型、治疗方式等因素相关。
乳腺癌早期患者接受性手术后,五年无病生存率通常较高。肿瘤体积较小且未发生淋巴结转移时,局部复发概率相对较低。规范的新辅助化疗或辅助化疗能有效清除微转移灶,内分泌治疗可抑制激素受体阳性肿瘤的生长,靶向治疗对HER2阳性患者具有明确。术后定期复查乳腺超声、钼靶及肿瘤标志物检测有助于早期发现复发迹象。
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局部复发或远处转移,常见于三阴性乳腺癌或治疗不规范的情况。肿瘤原发病灶较大、存在脉管癌栓、淋巴结转移数目较多时,复发风险相应增加。术后未完成既定放疗方案或激素治疗依从性差也会影响预后。晚期复发多表现为骨、肺、肝等器官转移,需通过全身治疗控制病情进展。
术后应坚持每3-6个月进行临床体检和影像学检查,持续5年后改为年度随访。保持规律作息和适度运动,控制体重在正常范围,限制酒精摄入。心理支持对缓解疾病焦虑很重要,可参加乳腺癌康复患者互助小组。严格遵医嘱完成后续治疗,不可擅自停用内分泌药物。发现新发肿块、骨痛或持续性咳嗽等症状时须及时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