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骨质增生通常可以动手术,但需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和患者个体情况综合评估。手术适用于保守治疗无效、神经压迫症状明显或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的患者。
腰椎骨质增生是脊柱退行性改变的表现,当增生的骨赘压迫神经根或脊髓时,可能引发持续性腰痛、下肢麻木或间歇性跛行等症状。若经过3-6个月规范保守治疗,包括药物镇痛、物理治疗和功能锻炼后症状无改善,或出现进行性肌力下降、大小便功能障碍等严重神经损害表现,则需考虑手术干预。常见术式包括椎板切除减压术、椎间融合内固定术等,通过解除神经压迫和稳定脊柱结构来缓解症状。
对于仅有影像学表现而无明显症状的患者,或合并严重心肺疾病、凝血功能障碍等手术禁忌证者,通常不建议手术。这类患者可通过非甾体抗炎药如塞来昔布胶囊、双氯芬酸钠缓释片控制疼痛,配合超短波理疗、腰背肌功能训练等保守措施。高龄患者若全身状况较差,需谨慎评估手术风险与获益比。
术后需保持切口清洁干燥,避免剧烈扭转腰部动作,3个月内使用腰围保护。逐步进行直腿抬高、五点支撑法等康复训练,定期复查评估植骨融合情况。日常应维持标准体重,避免久坐久站,睡眠选择硬板床,减少腰椎负荷。若出现发热、切口渗液或症状复发需及时复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