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体混浊并后脱离是指玻璃体出现不透明物质以及玻璃体与视网膜分离的现象。玻璃体混浊主要由玻璃体液化、出血或炎症引起,表现为眼前黑影飘动;玻璃体后脱离则是玻璃体后界膜与视网膜内界膜分离,可能伴随闪光感或视野缺损。这两种情况可能单独或同时发生,常见于中老年人、高度近视者或眼外伤患者。
玻璃体混浊通常由年龄增长导致的玻璃体液化变性引起,玻璃体胶原纤维塌陷后形成絮状或点状混浊物。高度近视患者因眼轴延长可能提前出现玻璃体液化。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或视网膜静脉阻塞引起的玻璃体积血也是混浊的常见原因。葡萄膜炎等炎症反应会导致炎性细胞进入玻璃体腔。混浊物在眼球转动时飘动,可能干扰视力但多数不影响视功能。
玻璃体后脱离分为完全性和不完全性两类。完全性后脱离时玻璃体后界膜整体脱离视网膜,不完全脱离可能残留局部粘连。脱离过程中对视网膜的牵拉可能产生闪光幻觉,若牵拉导致视网膜血管破裂会出现玻璃体积血。高度近视患者因玻璃体变性较早易发生后脱离。视网膜裂孔或视网膜脱离是后脱离的严重并发症,需紧急处理。
眼前突然出现大量漂浮物或持续闪光需警惕视网膜裂孔。散瞳眼底检查可明确玻璃体状态,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能显示玻璃体视网膜界面。轻度混浊无须治疗,影响生活时可考虑玻璃体激光消融术。出现视网膜裂孔需及时行激光光凝术封闭裂孔。严重玻璃体积血或牵拉性视网膜脱离需玻璃体切割手术。
避免剧烈运动或头部剧烈晃动可减少玻璃体对视网膜的牵拉。高度近视患者应定期检查眼底,控制血糖血压有助于预防病理性混浊。出现闪光感或视野缺损应立即就医,早期发现视网膜病变可有效防止视力丧失。日常注意用眼卫生,适当补充含叶黄素食物有助于维护玻璃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