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肝癌增强CT一般能看出来,但部分微小病灶可能漏诊。肝癌的影像学诊断需结合肿瘤大小、位置及检查设备精度综合判断,增强CT对1厘米以上的病灶检出率较高。
增强CT通过静脉注射碘对比剂,可清晰显示肝脏血管结构和病灶血供特点。动脉期肝癌多呈明显强化,门静脉期及延迟期对比剂快速退出,呈现快进快出特征。这种典型强化模式对肝癌诊断特异性较高,尤其适用于肝硬化背景下的结节监测。对于1-2厘米的病灶,多层螺旋CT的检出率可达较高水平,能发现大多数具有典型影像特征的早期肝癌。
当病灶小于1厘米或呈等密度生长时,增强CT可能出现假阴性结果。弥漫型肝癌因缺乏明确边界也易漏诊。部分高分化肝癌动脉期强化不明显,与增生结节难以区分。此时需结合甲胎蛋白、超声造影或磁共振检查提高诊断准确性。对于肝硬化患者,即使增强CT未发现明确病灶,仍建议3-6个月定期复查。
建议高危人群定期进行肝脏影像学筛查,发现可疑病灶时应完善肿瘤标志物及多模态影像检查。日常生活中需严格戒酒,避免食用霉变食物,控制慢性肝炎病情进展。任何影像检查结果都需由专业放射科医师结合临床资料综合判断,患者不应自行解读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