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未发生转移时进行放疗,主要目的是降低局部复发概率并提高长期生存率。放疗通过杀灭残留的微小病灶或潜在癌细胞发挥作用,适用于保乳手术后、肿瘤体积较大或存在高危病理特征等情况。
保乳手术后放疗是标准治疗方案。即使手术切除肉眼可见的肿瘤组织,乳腺及周边淋巴区域仍可能存在显微镜下癌细胞残留。放疗能覆盖整个乳腺组织及部分胸壁,显著降低同侧乳腺复发概率。临床数据显示,保乳术联合放疗可使局部复发率下降超过一半。对于肿瘤直径超过5厘米或存在脉管侵犯等高风险因素的患者,即使完成全乳切除,胸壁和区域淋巴结放疗仍有助于控制潜在微转移灶。部分激素受体阳性患者虽对内分泌治疗敏感,但放疗可协同消除对激素治疗不敏感的癌细胞亚群。年轻患者因细胞增殖活跃、复发风险更高,通常更需要强化局部治疗。放疗还能通过促进肿瘤微环境改变,增强全身治疗的敏感性。
部分特殊情况可能豁免放疗。70岁以上低危型激素受体阳性患者若接受规范内分泌治疗,可考虑省略放疗。极少数导管原位癌患者若切缘足够宽且无坏死等高危特征,经评估后可能无需放疗。但这类决策需严格遵循多学科会诊意见,并充分告知患者治疗获益与风险。现代放疗技术已大幅减少心肺等器官受量,多数患者耐受性良好。
放疗作为局部治疗手段,与全身药物治疗具有协同作用。患者应完成医生制定的完整疗程,期间注意保护照射区域皮肤,避免摩擦和暴晒。治疗结束后仍需定期随访,监测并及时发现处理远期不良反应。保持均衡饮食和适度运动有助于增强机体耐受性,具体营养方案可咨询临床营养师。心理支持对缓解治疗焦虑同样重要,可参加专业心理咨询或病友互助小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