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肾病可通过尿微量白蛋白检测、肾功能检查、肾脏超声、肾小球滤过率测定、肾脏活检等方式检查。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早期筛查有助于延缓病情进展。
1、尿微量白蛋白检测
尿微量白蛋白检测是糖尿病肾病早期筛查的核心指标。糖尿病患者每年至少检测一次,若结果异常需缩短复查间隔。该检查能发现尿液中微量白蛋白排泄率增高,反映肾小球基底膜早期损伤。检测前应避免剧烈运动,女性需避开月经期。当尿白蛋白排泄率持续超过30毫克/24小时,提示可能存在糖尿病肾病。
2、肾功能检查
肾功能检查包括血肌酐、尿素氮和胱抑素C等指标。血肌酐水平可估算肾小球滤过率,评估肾脏排泄功能。糖尿病患者应每3-6个月监测肾功能,当血肌酐值异常升高时需警惕肾功能损害。胱抑素C较血肌酐更敏感,能早期发现肾小球滤过功能下降。肾功能检查需空腹采血,检查前3天需避免高蛋白饮食。
3、肾脏超声
肾脏超声可观察肾脏形态、大小及血流情况。糖尿病肾病早期肾脏体积可能增大,晚期则出现萎缩。超声检查无创无辐射,能发现肾脏结构异常如肾积水、结石等并发症。检查前需饮水充盈膀胱,但严重肾功能不全者需控制饮水量。超声检查对肾实质病变的敏感性低于实验室检查,需结合其他检查综合判断。
4、肾小球滤过率测定
肾小球滤过率测定是评估肾功能的重要指标。可采用放射性核素标记法或基于血肌酐的估算公式计算。糖尿病患者GFR低于60毫升/分钟/1.73平方米提示肾功能明显下降。检查前需停用影响肾功能的药物,避免剧烈运动。动态监测GFR变化能更准确评估糖尿病肾病进展速度。
5、肾脏活检
肾脏活检是确诊糖尿病肾病的金标准,可明确病理分型及严重程度。适用于临床诊断不明确或快速进展的病例。活检可见肾小球基底膜增厚、系膜扩张等特征性改变。该检查为有创操作,需排除出血倾向等禁忌证。术后需卧床制动,监测血压和尿液变化,警惕出血和感染风险。
糖尿病患者应建立规范的随访计划,定期监测血糖、血压和血脂。控制每日蛋白质摄入量在0.8克/公斤体重以下,优先选择优质蛋白如鱼肉、蛋清等。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保持适度运动如散步、太极拳等。出现水肿、泡沫尿等症状时需及时就医。通过综合管理可延缓糖尿病肾病进展,改善长期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