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消融术的风险通常较小,但存在一定并发症概率。甲状腺消融术主要用于治疗良性结节或微小乳头状癌,其风险程度与操作技术、患者个体差异等因素相关。
甲状腺消融术常见风险包括局部疼痛、血肿形成和短暂性声音嘶哑。局部疼痛多出现在术后1-2天内,可通过冷敷缓解。血肿形成与穿刺损伤小血管有关,多数可自行吸收。声音嘶哑通常由于热损伤导致喉返神经暂时性功能障碍,多在1-3个月内恢复。这些并发症发生率较低,且多数症状轻微,不会造成性损害。
少数情况下可能出现严重并发症如性声带麻痹、甲状腺功能减退或气管损伤。性声带麻痹发生率极低,与消融范围过大或解剖变异相关。甲状腺功能减退多见于双侧甲状腺广泛消融患者,需长期服用左甲状腺素钠片替代治疗。气管损伤在规范操作中极为罕见,多与结节位置特殊有关。这些严重并发症需要专业医生及时干预处理。
术后应保持颈部清洁干燥,避免剧烈运动1周。定期复查甲状腺功能和超声,观察结节变化情况。如出现持续发热、呼吸困难或声音改变超过1个月,应及时复诊。选择经验丰富的超声介入医师操作,术前完善评估,可显著降低手术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