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炎发烧可通过物理降温、药物治疗、排空乳汁、调整饮食、及时就医等方式退烧。乳腺炎通常由乳汁淤积、细菌感染等原因引起。
1、物理降温
乳腺炎发烧体温未超过38.5度时,可采用温水擦浴、退热贴等物理降温方式。用32-34度温水擦拭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流经处,避免使用酒精擦拭。哺乳期女性需注意擦拭时避开乳房区域,防止刺激乳腺组织加重炎症。
2、药物治疗
体温超过38.5度可遵医嘱使用退烧药物,如对乙酰氨基酚片、布洛芬缓释胶囊等。哺乳期应在医生指导下选择不影响哺乳的药物,避免使用阿司匹林等可能影响婴儿的药物。同时可能需要使用抗生素如头孢克洛胶囊、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等控制感染。
3、排空乳汁
保持乳汁通畅是治疗乳腺炎的关键。可通过哺乳、吸奶器或手法按摩排空乳汁,手法按摩应由专业催乳师操作。排乳时动作轻柔,从乳房外围向乳头方向推按,避免暴力挤压加重组织损伤。每次哺乳后检查乳房是否排空。
4、调整饮食
乳腺炎期间应保持清淡饮食,多饮水促进代谢。可适量食用具有消炎作用的食物如蒲公英茶、金银花露等,避免高脂肪食物加重乳腺管堵塞。补充优质蛋白如鱼肉、鸡胸肉等帮助组织修复,限制咖啡因摄入以免影响乳汁分泌。
5、及时就医
若发烧持续24小时不退或出现乳房红肿热痛加重、脓性分泌物等情况,需立即就医。医生可能进行血常规、乳腺超声等检查,严重者需穿刺引流或静脉抗生素治疗。延误治疗可能导致乳腺脓肿等并发症。
乳腺炎发烧期间应穿着宽松内衣减少乳房压迫,哺乳前后清洁乳头防止细菌感染。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过度疲劳,哺乳时注意交替使用不同哺乳姿势确保各乳腺管通畅。观察体温变化和乳房症状,记录发烧时间和高体温供医生参考。治疗期间继续哺乳有助于病情恢复,除非医生特别嘱咐暂停哺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