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切除后积液一般在7-14天逐渐吸收消失,具体时间与积液量、个人体质及术后护理有关。
术后少量积液通常会在7天内自行吸收,此时患者可能仅感觉局部轻微胀痛,无明显发热或皮肤红肿。医生可能建议佩戴弹力胸带加压包扎,避免剧烈运动或上肢过度伸展,促进淋巴回流。若积液为淡黄色清亮液体,且每日引流量小于30毫升,可逐步拔除引流管。中等量积液吸收时间可能延长至10-14天,需定期复查超声观察积液变化,必要时在无菌操作下穿刺抽液。术后早期进行适度肩关节活动有助于减少粘连,但需避免动作幅度过大导致创口牵拉。饮食上需保证优质蛋白摄入,如鱼肉、鸡蛋等,帮助创面修复。
术后超过14天仍有持续积液或出现积液量增加、液体浑浊、体温升高等情况,需警惕感染或淋巴瘘可能。此时应及时就医处理,医生可能通过细菌培养、引流液生化检查明确原因,并调整治疗方案。长期未吸收的积液可能形成包裹性囊肿,需在超声引导下硬化治疗或手术清除。吸烟、糖尿病、肥胖等因素可能延缓积液吸收,这类患者需更严格遵循医嘱进行术后管理。
乳腺切除后应保持术区敷料干燥清洁,按医嘱更换引流袋并记录引流量。睡眠时适当垫高患侧上肢,避免压迫手术区域。若发现引流管堵塞、创口渗液或皮肤发红发热,应立即联系主治医生。术后3个月内需避免提重物及高强度运动,定期复查乳腺超声评估恢复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