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炎和宫颈糜烂的严重程度需根据具体病情判断,宫颈炎可能伴随感染需及时干预,宫颈糜烂多为生理性改变通常无须特殊治疗。
宫颈炎是由病原体感染或机械刺激引起的宫颈炎症,可能出现阴道分泌物增多、颜色异常、性交后出血等症状。若未及时治疗,炎症可能上行感染导致盆腔炎、输卵管粘连等并发症,尤其淋病奈瑟菌或衣原体感染时需抗生素治疗。宫颈糜烂现称为宫颈柱状上皮异位,是雌激素作用下宫颈管内柱状上皮外移的生理现象,肉眼观察呈现红色糜烂样改变。多数患者无明显症状,少数可能出现接触性出血或分泌物增多,但通常不会引发严重后果。
两者比较时需注意:宫颈炎若由高危型HPV持续感染引起,可能进展为宫颈上皮内瘤变甚至宫颈癌,需通过TCT和HPV筛查评估风险。宫颈糜烂在排除宫颈癌前病变后,原则上不进行过度治疗,但合并充血水肿或反复出血时可考虑物理治疗。临床诊断时需通过妇科检查、白带常规及宫颈活检明确性质,避免将生理性改变误判为病理性疾病。
建议定期进行妇科检查,尤其出现异常阴道流血、排液或下腹坠痛时应及时就诊。日常保持会阴清洁,避免不洁性行为,接种HPV疫苗有助于预防相关宫颈病变。无论诊断为宫颈炎或宫颈糜烂,均需遵医嘱规范处理,避免自行使用阴道冲洗或药物干扰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