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乳腺炎可通过热敷按摩、调整哺乳方式、使用抗生素、中药外敷、穿刺引流等方式治疗。孕期乳腺炎可能与乳汁淤积、细菌感染、乳头皲裂、免疫力下降、乳腺导管堵塞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乳房红肿热痛、发热寒战、乳汁分泌减少等症状。
1、热敷按摩
热敷按摩适用于乳汁淤积引起的早期乳腺炎。用40-45℃温热毛巾敷于患处10-15分钟,配合从乳房外围向乳头方向的环形按摩,每日重复进行3-4次。热敷能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按摩有助于疏通乳腺导管。注意力度轻柔避免损伤乳腺组织,若出现皮肤破损应暂停操作。
2、调整哺乳方式
哺乳时优先让婴儿吸吮患侧乳房,确保每次哺乳后排空乳汁。采用摇篮式或橄榄球式哺乳姿势,使婴儿下颌对准硬块部位更有效吸吮。哺乳间隔不超过3小时,夜间也需定时排空。哺乳后用羊毛脂涂抹乳头预防皲裂,哺乳前后用温水清洁乳头。
3、使用抗生素
细菌感染引起的乳腺炎需遵医嘱使用青霉素类或头孢类抗生素,如阿莫西林胶囊、头孢呋辛酯片、头孢克洛分散片等孕期相对的药物。用药期间需完成整个疗程,不可自行停药。出现皮疹、腹泻等不良反应应及时就医调整用药方案。
4、中药外敷
金黄散、芒硝溶液等中药外敷可缓解局部炎症。将金黄散用茶水调成糊状敷于患处,每日更换2次。芒硝溶液湿敷时需避开乳头区域,每次20分钟。中药外敷适合对抗生素过敏或希望辅助治疗的孕妇,但出现皮肤过敏应立即停用。
5、穿刺引流
形成乳腺脓肿时需在超声引导下行穿刺引流术,通过穿刺针抽出脓液并冲洗脓腔。严重者可能需放置引流管持续引流3-5天。术后仍需配合抗生素治疗,保持引流口清洁干燥,定期复查超声观察恢复情况。
孕期乳腺炎患者应穿着宽松棉质哺乳文胸,避免压迫乳房。每日保证2000毫升饮水量,适量补充维生素C增强免疫力。饮食以清淡易消化为主,限制高脂肪食物摄入。保持规律作息和情绪稳定,哺乳前后注意手部清洁。若体温超过38.5℃或症状持续48小时无改善,须及时就诊产科或乳腺外科。治疗期间可继续母乳喂养,除非医生明确建议暂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