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肌瘤可通过妇科检查、超声检查、磁共振成像、宫腔镜检查、腹腔镜检查等方式查出。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系统常见的良性肿瘤,可能与激素水平异常、遗传因素、突变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月经异常、下腹坠胀、尿频等症状。
1、妇科检查
妇科检查是初步筛查子宫肌瘤的常用方法。医生通过双合诊或三合诊触诊子宫,可发现子宫增大、形态不规则或表面结节感。该方法简便快捷但无法确定肌瘤具体大小和位置,需结合影像学检查进一步确诊。若触及肿块伴有压痛或活动度差,需警惕恶性病变可能。
2、超声检查
经阴道或腹部超声能清晰显示肌瘤数量、大小及位置,准确率达90%以上。超声下肌瘤呈边界清晰的低回声团块,可观察血流信号判断生长活性。该检查无创经济,可重复进行,适用于随访观察肌瘤变化。特殊类型如黏膜下肌瘤可能需配合生理盐水灌注超声增强显影。
3、磁共振成像
磁共振成像对多发性肌瘤和特殊部位肌瘤的诊断价值较高,能区分肌瘤与腺肌症,评估肌瘤变性情况。其软组织分辨率优于超声,可三维重建显示肌瘤与子宫内膜关系,为手术方案制定提供依据。但检查费用较高,体内有金属植入物者禁用。
4、宫腔镜检查
宫腔镜可直接观察宫腔内黏膜下肌瘤的形态、基底宽度及宫腔变形程度,同时可行活检排除内膜病变。检查时需扩张宫颈,可能引起轻度不适,术后需预防感染。该技术对评估异常子宫出血原因和保留生育功能的手术规划具有独特优势。
5、腹腔镜检查
腹腔镜既可诊断浆膜下或肌壁间肌瘤,又能同期进行肌瘤剔除手术。通过腹壁小切口置入内窥镜,直观评估盆腔情况,准确率接近。需全身麻醉,存在手术相关风险,通常用于计划手术治疗或合并不孕的患者。
确诊子宫肌瘤后,建议每3-6个月复查超声监测变化。日常避免摄入含雌激素的保健品,控制豆制品等植物雌激素摄入量。适度运动如瑜伽、游泳有助于改善盆腔血液循环,但需避免增加腹压的动作。出现经量骤增、严重贫血或压迫症状时应及时就医,根据年龄、生育需求选择药物保守治疗或手术干预。保持规律作息和情绪稳定对调节内分泌平衡有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