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盖摔伤后判断骨头是否损伤可通过观察症状、活动测试和影像学检查综合评估。
膝盖摔伤后若仅出现轻微肿胀和局部压痛,关节活动范围正常,无畸形或异常声响,通常提示软组织损伤而非骨折。此时可尝试缓慢屈伸膝关节,若疼痛在可忍受范围内且活动无阻碍,骨骼受损概率较低。皮肤无开放性伤口、肢体无轴向叩击痛、无异常关节松动感也是重要判断依据。受伤后48小时内可采用冰敷减轻肿胀,抬高患肢促进静脉回流,使用弹性绷带适度加压包扎。
若膝盖出现剧烈持续性疼痛伴明显淤青,关节变形或无法承重,可能存在骨折风险。膝关节活动时伴随骨擦音、触摸到明显骨性突起或异常活动度,需高度警惕粉碎性骨折或髌骨脱位。儿童摔伤后若出现拒绝行走、夜间痛醒或肢体姿势异常,即使X线检查未发现骨折线,也可能存在青枝骨折。老年人骨质疏松患者轻微外伤后出现膝关节畸形,需排除压缩性骨折。这类情况应立即停止活动,用夹板或硬板固定伤肢,避免移动过程中造成二次损伤。
建议伤后24小时内避免热敷或按摩,观察症状变化趋势。若疼痛持续加重或出现肢体麻木、苍白等血管神经损伤表现,须及时进行X线或CT检查。日常生活中应注意补钙和维生素D预防骨质疏松,运动时佩戴护膝增强关节稳定性,体重超标者需减轻膝关节负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