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出血与脑梗塞是两种不同的脑血管疾病,主要区别在于发病机制、症状特点及治疗方式。脑出血是脑血管破裂导致脑实质内出血,脑梗塞则是脑血管阻塞引发脑组织缺血坏死。
脑出血通常起病急骤,表现为剧烈头痛、呕吐、意识障碍及肢体偏瘫,症状在数分钟至数小时内达到高峰。常见病因包括高血压、脑血管畸形或动脉瘤破裂。CT检查可立即显示高密度出血灶。治疗需紧急降低颅内压,必要时行血肿清除术,常用药物如甘露醇注射液、呋塞米注射液等脱水剂。
脑梗塞起病相对缓慢,症状多在数小时至数天内逐渐加重,常见肢体无力、言语不清或面瘫,但头痛较少见。病因多为动脉粥样硬化、心源性栓塞等。MRI弥散加权成像可早期显示缺血病灶。治疗以恢复血流为主,急性期可选用阿替普酶注射液溶栓,后期需长期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硫酸氢氯吡格雷片等抗血小板药物。
两类疾病均需控制基础病因,脑出血患者应严格管理血压,避免情绪激动和用力动作。脑梗塞患者需规律抗栓治疗并监测凝血功能。康复期均需进行肢体功能锻炼和语言训练,饮食以低盐低脂为主,定期复查脑血管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