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严重的并发症主要有脑出血、心肌梗死、心力衰竭、肾功能衰竭和主动脉夹层。长期未控制的高血压会对心、脑、肾、血管等靶器官造成不可逆损害,需通过规范治疗和定期监测预防并发症发生。
1、脑出血
长期高血压会导致脑内小动脉硬化,血管壁弹性下降形成微动脉瘤。当血压骤升时易发生血管破裂,血液进入脑实质形成血肿。典型表现为突发剧烈头痛、喷射性呕吐、偏瘫及意识障碍。急性期需使用甘露醇注射液降低颅内压,必要时行开颅血肿清除术。恢复期可服用胞磷胆碱钠片促进神经修复。
2、心肌梗死
高血压加速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进程,血管内皮损伤后脂质沉积形成斑块。斑块破裂诱发血小板聚集,完全堵塞血管会导致心肌持续性缺血坏死。患者出现压榨性胸痛、濒死感,心电图显示ST段抬高。急救需舌下含服硝酸甘油片,确诊后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置入支架。
3、心力衰竭
心脏长期承受高压负荷会引起左心室肥厚,心肌细胞代偿性增生导致舒张功能下降。后期出现心肌纤维化,心脏泵血能力显著降低。表现为劳力性呼吸困难、夜间阵发性喘憋及下肢水肿。治疗需联合使用缬沙坦胶囊控制血压,地高辛片增强心肌收缩力,同时严格限制每日钠盐摄入。
4、肾功能衰竭
肾小球入球小动脉在高压状态下发生玻璃样变性,肾单位逐渐硬化萎缩。临床可见夜尿增多、泡沫尿,实验室检查显示血肌酐升高、估算肾小球滤过率下降。需服用非洛地平缓释片控制血压,配合尿毒清颗粒延缓肾功能恶化,终末期需进行血液透析或肾移植。
5、主动脉夹层
高压血流冲击使主动脉内膜撕裂,血液进入血管壁中层形成假腔。突发撕裂样胸背痛是特征性症状,CT血管造影可见内膜瓣和真假双腔。紧急处理需静脉泵注硝普钠注射液将收缩压控制在120毫米汞柱以下,StanfordA型夹层需急诊行人工血管置换术。
高血压患者应每日定时测量血压并记录波动情况,遵医嘱规律服用苯磺酸氨氯地平片等降压药物。饮食需限制钠盐每日不超过5克,增加新鲜蔬菜水果和全谷物摄入。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避免剧烈运动导致血压骤升。戒烟限酒,保持情绪稳定,每3-6个月复查心电图、尿微量白蛋白等靶器官损害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