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息肉来月经时一般不能自行脱落。子宫内膜息肉是子宫内膜局部过度生长形成的赘生物,月经期子宫内膜脱落通常不会影响息肉结构。息肉是否需要处理需根据症状、大小及生育需求综合评估。
子宫内膜息肉属于良性病变,但可能引起异常子宫出血、月经量增多或经期延长。月经期间脱落的仅是功能层子宫内膜,而息肉多位于基底层或肌层交界处,结构较稳固。体积较小的息肉可能在宫腔镜检查或诊刮时被偶然清除,但自然脱落概率较低。部分患者可能因月经冲刷使息肉表面部分组织剥离,但根部仍存留。
对于无症状且直径小于10毫米的息肉,可选择观察随访。若伴随贫血、不孕或异常出血,建议在月经干净后3-7天进行宫腔镜下息肉切除术。术后需注意预防感染,避免剧烈运动,遵医嘱使用屈螺酮炔雌醇片等短效避孕药调节周期,或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减少复发风险。
日常应保持规律作息,避免长期雌激素刺激,减少高脂肪食物摄入。每年进行妇科超声检查监测息肉变化,出现经期延长或同房后出血应及时就医。绝经后女性新发息肉或原有息肉增大需警惕恶变可能,建议尽早病理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