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房内有肿块不一定是乳腺癌,可能是乳腺增生、乳腺囊肿、乳腺炎等良性疾病引起,但也存在乳腺癌的可能性。乳房肿块的性质需通过乳腺超声、钼靶检查或病理活检等医学手段明确诊断。
1、乳腺增生
乳腺增生是乳腺组织对激素变化的反应,表现为乳房胀痛和可移动的结节样肿块,月经前症状可能加重。肿块通常质地柔软、边界清晰,与皮肤无粘连。治疗以缓解症状为主,可遵医嘱使用乳癖消片、逍遥丸等中成药,或局部热敷缓解疼痛。日常需减少咖啡因摄入并佩戴合身内衣。
2、乳腺囊肿
乳腺囊肿是乳腺导管扩张形成的液体囊腔,触诊时光滑且活动度好,超声检查可明确诊断。单纯囊肿一般无须特殊处理,若体积较大或引发不适,医生可能建议穿刺抽液。患者应避免乳房外伤,定期复查监测变化。
3、乳腺炎
哺乳期乳腺炎表现为红肿热痛的硬块,可能伴随发热等全身症状,需及时使用头孢克洛胶囊等抗生素治疗。非哺乳期乳腺炎可能与自身免疫相关,需病理检查鉴别。护理时应注意排空乳汁或局部冷敷,避免压迫患处。
4、乳腺纤维腺瘤
青年女性常见的良性肿瘤,肿块呈圆形、质地韧实且活动度好,生长缓慢。直径小于3厘米且无症状者可观察随访,增长较快时需手术切除。日常应避免过度雌激素刺激,如减少蜂王浆等保健品摄入。
5、乳腺癌
乳腺癌肿块常表现为无痛性、质地坚硬且边界不清的结节,可能伴随皮肤橘皮样改变或乳头溢血。确诊需依靠空心针穿刺活检或手术切除病理检查。早期发现可通过保乳手术联合放疗治疗,晚期需综合化疗、靶向治疗等手段。
发现乳房肿块后建议尽早就医检查,40岁以上女性应每年进行乳腺筛查。日常避免熬夜和情绪压力,控制高脂饮食,每月月经结束后可进行乳房自检。若肿块持续存在、快速增大或出现皮肤改变,须立即至乳腺外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