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高血压主要分为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两大类,其中原发性高血压又可分为盐敏感性高血压、肥胖相关性高血压、老年性高血压、隐匿性高血压和夜间高血压等类型。
1、盐敏感性高血压
盐敏感性高血压是指血压对盐摄入量变化较为敏感的一种高血压类型。这类患者通常表现为高盐饮食后血压明显升高,限制盐分摄入后血压可显著下降。盐敏感性高血压可能与肾脏排钠功能异常、遗传因素等有关。患者常伴有水肿、头痛等症状。治疗上需严格控制每日钠盐摄入量,可遵医嘱使用氢氯噻嗪片、呋塞米片等利尿剂,配合缬沙坦胶囊等降压药物。
2、肥胖相关性高血压
肥胖相关性高血压多见于体重指数超过28的人群,与胰岛素抵抗、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等因素有关。患者除血压升高外,常合并血脂异常、糖耐量受损等代谢问题。治疗需以减重为核心,通过饮食控制和运动干预减轻体重,必要时可遵医嘱使用美托洛尔缓释片、厄贝沙坦片等降压药物。
3、老年性高血压
老年性高血压特指65岁以上人群发生的高血压,主要与动脉硬化、血管弹性下降等年龄相关改变有关。这类高血压常表现为收缩压升高而舒张压正常或偏低,血压波动较大。治疗需特别注意避免过度降压,可选用氨氯地平片、培哚普利叔丁胺片等作用温和的降压药,同时监测体位性低血压。
4、隐匿性高血压
隐匿性高血压是指诊室血压正常但动态血压监测显示血压升高的特殊类型。这类患者易被漏诊,长期可导致靶器官损害。发病机制可能与白大衣效应、血压昼夜节律异常等有关。诊断需依靠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治疗可选用长效降压药如硝苯地平控释片、氯沙坦钾片等。
5、夜间高血压
夜间高血压表现为夜间血压下降不足或反升,属于非杓型或反杓型血压节律异常。这类高血压与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睡眠呼吸暂停等因素相关,对心脑血管损害较大。治疗需调整用药时间,可选用睡前服用的降压药如替米沙坦片,合并睡眠呼吸暂停者需同时治疗原发病。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需长期规律监测血压,保持低盐低脂饮食,适量进行有氧运动,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不同类型高血压的治疗方案存在差异,建议在医生指导下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不可自行调整药物。定期复查血压控制情况和靶器官功能,出现头晕、胸闷等不适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