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人出现蛋白尿可通过控制血糖、降压治疗、调整饮食、药物治疗、定期监测等方式治疗。蛋白尿通常由糖尿病肾病、高血压、高血糖、肾小球损伤、遗传因素等原因引起。
1、控制血糖
持续高血糖会加重肾脏负担,导致肾小球滤过功能受损。患者需严格监测血糖水平,遵医嘱使用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如二甲双胍片、格列美脲片、阿卡波糖片等。同时避免摄入高糖食物,保持规律运动。
2、降压治疗
高血压会加速糖尿病肾病的进展。血压应控制在130/80毫米汞柱以下,可遵医嘱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如卡托普利片,或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如氯沙坦钾片。每日监测血压,限制钠盐摄入。
3、调整饮食
采用优质低蛋白饮食,每日蛋白质摄入量控制在0.8克/千克体重。优先选择鱼类、蛋清等优质蛋白,限制红肉及豆制品。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如燕麦、西蓝花等,有助于延缓肾功能恶化。
4、药物治疗
针对蛋白尿可使用改善肾微循环的药物如胰激肽原酶肠溶片,或降低尿蛋白的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如厄贝沙坦片。若合并感染需及时使用抗生素如头孢克肟分散片,避免加重肾脏损伤。
5、定期监测
每3个月检查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每6个月评估肾小球滤过率。定期进行眼底检查,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常与肾病同步进展。出现水肿或尿量减少时需立即就医。
糖尿病患者日常需保持适度运动如散步或游泳,避免剧烈运动加重蛋白尿。严格戒烟限酒,每日饮水1500-2000毫升。注意足部护理,预防感染。保持情绪稳定,避免过度劳累。若24小时尿蛋白定量持续超过300毫克或出现血肌酐升高,需及时至肾内科就诊评估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