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炎的常见症状包括下腹疼痛、异常阴道分泌物、月经紊乱、发热以及性交疼痛。子宫内膜炎通常由细菌感染引起,可能影响子宫内膜的正常功能。

1、下腹疼痛
子宫内膜炎患者常出现持续性或阵发性的下腹疼痛,疼痛可能向腰骶部放射。这种疼痛通常在月经期或性交后加重,可能与炎症刺激盆腔神经有关。疼痛程度因人而异,轻者仅为隐痛,重者可影响日常活动。若疼痛伴随发热或阴道分泌物异常,需警惕感染加重。
2、异常分泌物
患者阴道分泌物量明显增多,呈脓性或血性,可能带有异味。分泌物异常是子宫内膜炎症的典型表现,由病原体感染导致局部渗出增加所致。严重时分泌物可能刺激外阴引起瘙痒或灼热感。需与阴道炎等疾病鉴别,通过妇科检查及分泌物化验可明确诊断。
3、月经紊乱

子宫内膜炎可能引起月经周期缩短、经期延长或经量增多。炎症影响子宫内膜正常脱落修复过程,导致内膜充血水肿。部分患者会出现非月经期阴道出血,尤其常见于慢性子宫内膜炎。长期月经异常可能继发贫血,需及时干预。
4、发热寒战
急性子宫内膜炎常伴随体温升高,可达38-39摄氏度,可能伴有寒战或乏力。发热是机体对感染的免疫反应,提示细菌毒素入血。若出现高热不退或意识模糊,需警惕败血症等严重并发症。体温监测对评估病情进展有重要意义。
5、性交疼痛
性交时可能出现下腹深部疼痛,称为性交痛。炎症导致子宫及周围组织充血水肿,性活动时盆腔受到机械刺激引发疼痛。该症状可能影响夫妻生活质量,也是患者就诊的常见原因。建议急性期避免性生活,待炎症控制后再逐步恢复。
子宫内膜炎患者应注意保持外阴清洁,每日用温水清洗会阴部,避免使用刺激性洗剂。治疗期间应禁止盆浴、游泳及性生活,防止交叉感染。饮食上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的新鲜水果蔬菜,如猕猴桃、西蓝花等,有助于增强免疫力。急性期需卧床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加重盆腔充血。严格遵医嘱完成抗生素疗程,即使症状缓解也不可自行停药。定期复查超声及分泌物检查,评估治果。若出现持续发热或腹痛加剧,应立即返院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