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胃癌可通过调整饮食结构、改善生活习惯、控制感染因素、定期筛查、管理慢性疾病等方式实现。胃癌的发生与多种因素相关,需采取综合干预措施。

1、调整饮食结构
减少腌制、熏烤及高盐食品摄入,这类食物含亚硝酸盐和苯并芘等致癌物。增加新鲜蔬菜水果摄入量,如西蓝花、大蒜等富含硫化物和抗氧化物质的食物。每日食盐量控制在5克以内,避免高温烫食刺激胃黏膜。
2、改善生活习惯
戒烟可降低胃黏膜肠化生风险,限制酒精摄入避免胃黏膜损伤。规律作息有助于维持胃肠功能稳定,建议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控制体重指数在18.5-23.9范围,肥胖者胃食管反流风险增加。
3、控制感染因素

幽门螺杆菌感染是胃癌重要诱因,建议家庭成员共同检测,阳性者需规范治疗。避免共用餐具,聚餐时使用公筷。注意饮食卫生,不生食淡水鱼虾等可能携带寄生虫的食物。
4、定期筛查
40岁以上人群建议每2-3年进行胃镜检查,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需每年复查。血清胃蛋白酶原检测可评估胃黏膜状态。有家族史者应提前至35岁开始筛查,发现癌前病变及时处理。
5、管理慢性疾病
积极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化生、胃溃疡等癌前病变。长期服用质子泵抑制剂者需定期评估胃黏膜状态。糖尿病患者应严格控制血糖,高血糖环境可能促进肿瘤发生。
预防胃癌需建立长期健康管理意识,保持均衡膳食结构,每日摄入300-500克蔬菜和200-350克水果。选择清蒸、炖煮等低温烹饪方式,避免反复高温煎炸。出现持续上腹隐痛、食欲减退、体重下降等症状时及时就医。高危人群可考虑检测遗传易感基因,但须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综合风险评估和个性化预防方案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