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死后遗症的治疗需结合康复训练、药物治疗、生活方式调整等多维度干预,通常以改善功能障碍和预防复发为目标。主要有康复训练、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控制基础疾病、中医调理、心理疏导等方式。

1、康复训练
针对运动障碍可进行肢体功能训练,如平衡练习、步态矫正等;语言障碍需配合言语治疗师进行发音训练。早期介入康复能显著改善神经功能缺损,训练强度需根据患者耐受度逐步增加,避免过度疲劳。
2、抗血小板聚集药物
阿司匹林肠溶片、氯吡格雷片等药物有助于预防血栓再次形成。使用前需评估出血风险,长期服药期间应定期监测凝血功能。若出现消化道不适或皮下瘀斑需及时就医调整用药方案。
3、控制基础疾病

高血压患者需持续服用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控制血压,糖尿病患者应规范使用盐酸二甲双胍片维持血糖稳定。同时监测血脂水平,必要时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调节血脂,从源头减少血管病变风险。
4、中医调理
针灸选取百会、风池等穴位促进局部血液循环,配合黄芪、川芎等中药组方益气活血。推拿手法可缓解肌肉痉挛,但需由专业医师操作,避免不当刺激加重症状。
5、心理疏导
认知行为帮助患者适应功能障碍,家属需参与建立正向支持环境。对合并抑郁情绪者可联合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等抗抑郁药物,但须严格遵循精神科医师指导。
日常需保持低盐低脂饮食,每日食盐摄入不超过5克,优先选择深海鱼、西蓝花等抗炎食物。戒烟限酒并保证7-8小时睡眠,每周进行3-5次有氧运动如太极拳、慢走等。定期复查头颅CT或核磁共振评估恢复情况,出现头痛加剧或新发肢体无力等症状时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