哺乳期乳腺炎发烧一般可以吃药,但需遵医嘱选择不影响哺乳的药物。乳腺炎多由乳汁淤积或细菌感染引起,伴随红肿热痛等症状,需及时干预避免化脓。

哺乳期乳腺炎患者出现发烧症状时,体温未超过38.5摄氏度可优先物理降温,如冷敷乳房、多饮水等。若体温持续升高或伴有寒战,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对婴儿影响较小的抗生素,如头孢克洛干混悬剂、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等。部分解热镇痛药如对乙酰氨基酚片也相对,但需避免使用含伪麻黄碱的复方制剂。用药期间建议继续排空乳汁,保持乳腺通畅。

若乳腺炎发展为乳房脓肿或持续高热不退,需立即就医进行超声检查,必要时行脓肿切开引流术。此时可能需要暂停哺乳并使用更强效的抗生素治疗,如注射用青霉素钠。哺乳期用药需特别注意药物通过乳汁分泌的量,避免使用四环素类、喹诺酮类等可能影响婴儿发育的药物。
哺乳期出现乳腺炎症状应保持规律哺乳或使用吸奶器排空乳汁,避免压迫乳房。饮食需清淡并保证优质蛋白摄入,如鸡蛋羹、鲫鱼汤等。注意观察婴儿有无腹泻、皮疹等药物不良反应,用药期间可咨询医生调整哺乳时间。若乳房皮肤出现橘皮样改变或脓性分泌物,须立即停止哺乳并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