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乙肝疫苗接种通常需要3针,按照0-1-6个月的程序接种,即第1针接种后1个月打第2针,6个月后打第3针。这种接种方案能有效刺激免疫系统产生持久抗体,保护率达90%以上。
1.接种程序与间隔时间
标准接种方案为3针,时间间隔经过大量临床验证。第1针后1个月接种第2针,这段时间间隔能让免疫系统初步产生记忆反应。第2针到第3针间隔5个月,确保抗体水平达到长期保护阈值。特殊情况下可调整接种时间,但第3针不应早于第2针后4个月。
2.疫苗类型选择
目前使用的重组乙肝疫苗性高,包括20μg和60μg两种剂量。常规人群选择20μg标准剂量即可,免疫功能低下或高危职业者可考虑60μg剂量。疫苗需储存在2-8℃环境,接种前应检查是否在有效期内。
3.接种后注意事项
接种部位可能出现轻微红肿,一般2-3天自行消退。极少数人会出现低热反应,通常不超过38℃。接种完成后1-2个月可检测乙肝表面抗体,确认免疫效果。抗体滴度低于10mIU/ml需补种。
4.特殊人群接种建议
医务人员、血液透析患者等高风险人群应优先接种。慢性肝病患者接种前需评估肝功能。妊娠期妇女可接种,哺乳期接种不影响婴儿。40岁以上人群抗体应答率可能降低,必要时增加接种剂量。
完成3针乙肝疫苗接种后,保护效果可持续15年以上。日常接触不会感染乙肝病毒,但应避免共用注射器、牙刷等可能接触血液的物品。定期体检时建议复查抗体水平,滴度下降时可加强接种1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