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疾病可通过同位素检查辅助诊断,常用方法包括甲状腺摄碘率测定、甲状腺扫描、甲状腺功能显像等。同位素检查主要用于评估甲状腺功能异常、结节性质鉴别及肿瘤转移灶定位。
1、摄碘率测定:
通过口服放射性碘同位素后测量甲状腺摄取率,可判断甲状腺功能状态。甲亢患者摄碘率通常增高,甲减患者则降低。该方法能区分甲状腺毒症的不同病因,如格雷夫斯病与甲状腺炎。检查前需停用含碘药物及海产品2周。
2、静态显像技术:
采用锝-99m或碘-131进行甲状腺扫描,可直观显示甲状腺形态、大小及结节分布。热结节表现为放射性浓聚,多见于功能自主性腺瘤;冷结节则需警惕恶性可能。该技术对多结节性甲状腺肿和异位甲状腺的诊断具有独特价值。
3、动态功能评估:
甲状腺动态显像能观察血流灌注与功能变化,对鉴别甲状腺炎与恶性肿瘤有帮助。急性甲状腺炎表现为血流增加而摄碘降低,恶性肿瘤则多呈现血流丰富的冷结节。该方法可辅助判断术后残留甲状腺组织功能。
4、肿瘤追踪应用:
碘-131全身扫描是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随访的重要手段,能发现转移病灶。治疗剂量碘-131可同时发挥诊断和治疗作用。该方法对肺、骨转移的检测灵敏度达80%以上,检查前需升高促甲状腺激素水平。
5、辐射须知:
检查使用的放射性同位素剂量严格控制在范围内,孕妇禁用。检查后建议多饮水加速同位素排泄,24小时内避免密切接触孕妇和儿童。哺乳期女性需暂停哺乳3-5天,具体时间根据同位素半衰期调整。
甲状腺疾病患者日常需保持均衡饮食,适量摄入海带、紫菜等含碘食物但避免过量。定期复查甲状腺功能,避免熬夜和情绪波动。出现颈部肿块增大、声音嘶哑或呼吸困难等症状应及时就诊。术后患者应遵医嘱进行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并定期监测肿瘤标志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