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高血压合并妊娠需重点监测血压变化、胎儿发育及药物调整,主要注意事项包括规范产检、血压管理、药物选择、并发症预防和生活方式干预。
1、规范产检:
妊娠期需增加产检频率,孕28周前每2周检查1次,孕28周后每周1次。重点监测尿蛋白、血肌酐、眼底变化等靶器官损害指标,通过超声动态评估胎儿生长发育情况。合并子痫前期高危因素者需提前住院监测。
2、血压管理:
妊娠期血压控制目标为收缩压110-140mmHg、舒张压80-90mmHg。家庭自测血压每日早晚各1次,出现头痛、视物模糊等急症症状需立即就医。避免血压波动过大影响胎盘血流灌注。
3、药物选择:
妊娠期首选甲基多巴、拉贝洛尔等B级药物,禁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类降压药。用药期间需定期检测肝肾功能,根据孕周和血压水平调整剂量,避免影响胎儿宫内发育。
4、并发症预防:
重点防范子痫前期、胎盘早剥、胎儿生长受限等并发症。出现持续性上腹痛、阴道流血、胎动减少等症状需急诊处理。孕34周前发生严重并发症需考虑终止妊娠。
5、生活方式干预:
每日钠盐摄入控制在6克以下,增加优质蛋白和膳食纤维摄入。保持每日30分钟低强度运动,避免仰卧位活动。保证每晚7-8小时睡眠,左侧卧位改善子宫胎盘血流。
慢性高血压孕妇需建立包含产科、心内科、营养科的多学科管理团队,妊娠全程记录血压日志和胎动计数。饮食采用低盐高钙模式,每日补充1000毫克钙剂可降低子痫风险。适度进行孕妇瑜伽、散步等有氧运动,控制每周体重增长在0.5公斤以内。出现双下肢水肿加重或尿量明显减少时需警惕子痫前期,应立即就医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