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亢(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与甲状腺肿大(单纯性甲状腺肿)是两种不同的甲状腺疾病,主要区别在于病因、症状及治疗方式。甲亢由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引起,表现为代谢亢进症状;甲状腺肿大则多为碘缺乏或增生性病变导致,以甲状腺体积增大为主。
1、病因差异:
甲亢常见于格雷夫斯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甲状腺结节或垂体病变,与甲状腺激素合成过多直接相关。甲状腺肿大则多因碘摄入不足、遗传因素或环境致甲状腺肿物质刺激,导致甲状腺代偿性增生。
2、症状表现:
甲亢典型症状包括心悸、手抖、体重下降、怕热多汗及情绪易激动,可能伴随突眼征。甲状腺肿大通常无激素水平异常,主要表现为颈部增粗、压迫感,严重时可出现吞咽或呼吸困难。
3、检查指标:
甲亢患者血液检查显示促甲状腺激素(TSH)降低,游离甲状腺素(FT4)升高。甲状腺肿大者甲状腺功能多正常,超声检查可见甲状腺体积增大,可能伴有结节或囊性变。
4、治疗方法:
甲亢需通过抗甲状腺药物(如甲巯咪唑)、放射性碘治疗或手术控制激素分泌。甲状腺肿大轻症可通过补碘或观察处理,压迫症状明显者需手术切除部分甲状腺组织。
5、并发症风险:
甲亢未控制可能引发甲亢性心脏病、骨质疏松甚至甲状腺危象。甲状腺肿大长期未干预可能发展为结节性甲状腺肿或甲状腺癌,需定期随访监测。
日常管理中,甲亢患者应避免高碘食物(如海带、紫菜),保证充足热量摄入以对抗代谢消耗;甲状腺肿大患者需根据病因调整饮食,缺碘地区居民可选用加碘盐。两者均需定期复查甲状腺功能及超声,避免劳累和情绪波动,出现颈部明显增粗、心悸加重或视力变化时需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