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常规检查项目主要有空腹血糖检测、餐后2小时血糖检测、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尿常规检查、胰岛素功能测定、血脂检测、眼底检查。
空腹血糖检测要求禁食8-12小时后采血,正常值范围为3.9-6.1毫摩尔/升。该检查能反映基础胰岛素分泌功能,是诊断糖尿病的重要依据。数值超过7.0毫摩尔/升需警惕糖尿病可能,检测前需避免剧烈运动和情绪波动。
餐后2小时血糖检测从进食第一口开始计时,正常值应低于7.8毫摩尔/升。该指标能评估餐后胰岛素分泌能力,对早期糖尿病筛查尤为重要。检测时需按日常饮食习惯进食,数值在7.8-11.1毫摩尔/升之间属于糖耐量异常。
糖化血红蛋白反映近2-3个月平均血糖水平,正常值为4%-6%。该指标不受短期饮食影响,是评估长期血糖控制的金标准。检测无需空腹,数值超过6.5%可辅助诊断糖尿病,每3-6个月需复查一次。
尿常规可检测尿糖、尿酮体和尿蛋白情况。正常人尿糖应为阴性,阳性结果提示血糖超过肾糖阈。尿酮体阳性可能提示糖尿病酮症,尿微量白蛋白检测能早期发现糖尿病肾病。检查需留取晨起中段尿,女性应避开月经期。
胰岛素释放试验通过测定空腹及餐后胰岛素水平,评估胰岛β细胞功能。包括胰岛素抵抗指数和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能区分1型与2型糖尿病。检查需多次采血,配合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进行。
糖尿病患者常合并血脂异常,需定期检测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脂异常会加速血管病变,理想指标为总胆固醇<4.5毫摩尔/升,低密度脂蛋白<2.6毫摩尔/升。检测前需空腹12小时。
眼底检查通过散瞳观察视网膜血管,是筛查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主要手段。建议确诊糖尿病后立即检查,之后每年复查。早期可见微血管瘤和出血点,晚期可能出现视网膜脱离,及时激光治疗可延缓病情进展。
糖尿病患者除定期检查外,需保持规律作息和适度运动。饮食上选择低升糖指数食物,控制每日总热量摄入,优先选择全谷物、绿叶蔬菜和优质蛋白质。建议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等。注意足部护理,每日检查双足有无破损,穿着透气舒适的鞋袜。保持良好心态,戒烟限酒,遵医嘱规范用药,定期监测血糖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