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厌囊肿与慢性咽炎在发病部位、症状表现、病因机制、治疗方式和预后转归五个方面存在显著差异。
会厌囊肿发生于会厌黏膜下腺体,多位于会厌谷或舌面;慢性咽炎则累及咽部黏膜及淋巴组织,常见于咽后壁、咽侧索。前者为局部囊性病变,后者属于弥漫性炎症反应。
会厌囊肿早期多无症状,增大后可出现咽喉异物感、吞咽梗阻感,偶发呛咳;慢性咽炎典型表现为咽干咽痒、灼热感、刺激性咳嗽,晨起常伴恶心干呕。囊肿可能突发窒息风险,咽炎症状呈持续性但少有急症。
会厌囊肿多因腺管阻塞导致黏液潴留,与先天发育异常或局部刺激有关;慢性咽炎主要源于长期理化刺激(如烟酒、粉尘)、胃酸反流或反复急性炎症迁延。前者属器质性病变,后者多为功能性改变。
会厌囊肿需喉镜下手术切除,常用二氧化碳激光或低温等离子消融;慢性咽炎以消除诱因、局部用药为主,可选用咽炎片、银黄含片等中成药,配合雾化吸入治疗。囊肿治疗后复发率低,咽炎易反复发作。
会厌囊肿术后通常完全,未处理可能继发感染或影响呼吸;慢性咽炎通过规范治疗可控制症状,但黏膜病理改变难以完全逆转。囊肿属于一次性干预疾病,咽炎需长期生活方式管理。
日常护理需注意保持口腔清洁,每日淡盐水漱口3-4次;饮食避免辛辣刺激及过热食物,多摄入雪梨、百合等润燥食材;戒烟限酒并控制室内湿度在40%-60%。咽炎患者建议进行发声训练,避免过度用嗓。囊肿术后两周内需进食温凉流质,定期喉镜复查。两种疾病均需警惕症状加重,出现呼吸困难、持续出血或体重下降应及时耳鼻喉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