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合并肝腹水可能由门静脉高压、低蛋白血症、淋巴液回流障碍、醛固酮系统激活、肾功能异常等原因引起,可通过限钠利尿、补充白蛋白、腹腔穿刺引流、抗纤维化治疗、肝移植等方式治疗。
肝硬化时肝内纤维组织增生导致门静脉血流受阻,血管内压力升高促使液体渗入腹腔。治疗需使用血管活性药物降低门脉压力,严重者需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
肝脏合成功能减退导致血浆白蛋白低于30g/L,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引发液体外渗。静脉补充人血白蛋白联合利尿剂可改善症状,需同步进行营养支持治疗。
肝包膜淋巴管受压导致淋巴液生成量超过回流能力,每日可达正常值的20倍。治疗需限制液体摄入量,必要时行腹腔-颈静脉分流术缓解症状。
有效循环血容量不足刺激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引起水钠潴留。使用醛固酮拮抗剂螺内酯联合袢利尿剂呋塞米,需监测电解质平衡。
肝肾综合征时肾血管收缩导致排尿减少,加重腹水形成。特利加压素联合白蛋白输注可改善肾灌注,终末期需考虑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
患者每日钠摄入应控制在2克以下,适量补充支链氨基酸制剂。宜选择高生物价蛋白质如鱼肉、鸡蛋白,避免坚硬食物损伤食管静脉。卧床时采用半卧位减轻膈肌压迫,每日监测体重和尿量变化。中重度腹水需绝对卧床休息,避免剧烈咳嗽和用力排便。出现发热、腹痛或意识改变应立即就医,警惕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和肝性脑病等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