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低血糖可能由降糖药物过量、饮食不规律、运动过度、肝肾功能异常、胰岛素瘤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调整药物剂量、规律进食、适度运动、治疗基础疾病、手术切除肿瘤等方式治疗。
磺脲类或胰岛素使用过量会直接导致血糖骤降。患者需在医生指导下重新评估用药方案,格列本脲、格列齐特等药物需根据血糖监测结果调整剂量。用药期间需随身携带糖果应对突发低血糖。
延迟进食或碳水化合物摄入不足时,药物降糖作用与食物升糖效应失衡。建议定时定量进餐,两餐间添加坚果、全麦饼干等健康零食。合并胃肠疾病者需同步治疗消化系统问题。
运动量超出日常水平会加速葡萄糖消耗。运动前应检测血糖,若低于5.6mmol/L需补充15克碳水化合物。长时间运动需每30分钟监测血糖,避免空腹进行高强度训练。
肝肾代谢功能下降会延长药物作用时间,表现为反复发作的餐前低血糖。需检测肝酶和肌酐清除率,严重肾功能不全者禁用二甲双胍,必要时改用瑞格列奈等短效促泌剂。
胰腺β细胞瘤会自主分泌过量胰岛素,引发空腹低血糖伴意识障碍。确诊需进行72小时饥饿试验和影像学检查,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无法手术者可试用二氮嗪抑制胰岛素分泌。
糖尿病患者应建立包含血糖监测记录、用药清单、应急食品的低血糖急救包。日常饮食保证每餐含有15克优质蛋白和10克膳食纤维,如鸡蛋搭配燕麦片。运动选择餐后1小时进行太极拳、健步走等中低强度项目,避免晨起空腹运动。合并自主神经病变者需特别注意夜间血糖波动,睡前可适量饮用无糖酸奶。所有治疗方案调整均需在内分泌科医生指导下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