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桃体发炎时抽血检查可以辅助诊断炎症存在。血液检查主要通过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例、C反应蛋白、血沉等指标反映炎症程度,这些指标异常升高常提示细菌感染可能。
1、白细胞计数:
细菌性扁桃体炎患者外周血白细胞总数常超过10×10⁹/L,中性粒细胞比例可达80%以上。病毒感染时白细胞可能正常或偏低,淋巴细胞比例增高。该指标需结合临床症状综合判断。
2、C反应蛋白:
细菌感染后6-8小时血清C反应蛋白即可迅速升高,24-48小时达峰值,其浓度与感染严重程度呈正相关。数值超过10mg/L时需考虑细菌感染,超过50mg/L提示严重炎症反应。
3、血沉检测:
红细胞沉降率增快是炎症的非特异性指标,细菌性扁桃体炎急性期血沉常明显加快。但贫血、月经期等因素也会影响结果,需结合其他检查综合评估。
4、降钙素原检测:
降钙素原对细菌感染具有较高特异性,浓度超过0.5μg/L提示细菌感染可能,超过2μg/L需考虑全身性感染。该指标有助于鉴别细菌性与病毒性扁桃体炎。
5、链球菌抗体:
疑似链球菌感染时可进行抗链球菌溶血素O试验,抗体效价升高提示近期链球菌感染。但该检查属于回顾性诊断,对急性期治疗指导意义有限。
扁桃体发炎期间应保持充足水分摄入,每日饮水量建议1500-2000毫升,可选择温凉流质或半流质食物如米汤、藕粉等。避免辛辣刺激及过硬食物,用淡盐水漱口每日4-6次有助于减轻咽部不适。保证每日7-8小时睡眠,室内保持50%-60%湿度。若出现持续高热、吞咽困难或颈部淋巴结明显肿大,需及时就医评估是否需抗生素治疗。恢复期可适当补充维生素C含量丰富的水果如猕猴桃、橙子等,但避免过酸食物刺激黏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