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岁宝宝脑炎早期症状主要表现为发热、呕吐、精神萎靡、头痛、颈部僵硬及抽搐。脑炎症状发展按严重程度可分为早期表现、进展期表现和终末期表现。
1、发热:
脑炎患儿早期多出现持续高热,体温可达39摄氏度以上,常规退热措施效果不佳。发热可能由病毒或细菌感染引起,需及时就医进行血常规和脑脊液检查。治疗需针对病原体使用抗病毒药物或抗生素,同时配合物理降温。
2、呕吐:
患儿常出现喷射性呕吐,与进食无关,多伴随头痛症状。呕吐由颅内压增高刺激呕吐中枢所致,严重时可导致脱水。需保持患儿侧卧位防止误吸,及时补充电解质溶液,必要时使用降颅压药物。
3、精神萎靡:
表现为嗜睡、反应迟钝、眼神呆滞或异常哭闹。这与脑实质受累导致意识障碍有关,需密切观察意识状态变化。出现精神症状需立即就医,进行神经系统检查和影像学评估。
4、头痛:
幼儿可能表现为频繁抓头、撞头或异常哭闹。头痛由脑膜刺激和颅内压增高引起,婴幼儿无法准确表达,需通过行为观察判断。可适当抬高床头,避免剧烈晃动,疼痛严重时需医疗干预。
5、颈部僵硬:
体检时可发现颈部抵抗感,被动屈颈时疼痛明显。这是脑膜刺激征的典型表现,提示可能存在脑膜炎。确诊需结合腰椎穿刺检查,治疗包括抗感染和降低颅内压等措施。
6、抽搐:
部分患儿会出现全身性或局部性抽搐,可能伴随意识丧失。抽搐由大脑皮层异常放电引起,需立即侧卧防止窒息,记录发作时间和表现。反复抽搐需使用抗癫痫药物,并进行脑电图检查。
患儿饮食应选择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如米汤、藕粉等,少量多餐避免呕吐。保持环境安静避光,减少声光刺激。恢复期可进行轻柔肢体按摩促进功能恢复,定期复查脑电图和神经系统评估。出现任一症状都需立即就医,延误治疗可能导致脑损伤等严重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