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被传染感冒可通过保持空气流通、补充水分、合理用药、物理降温、及时就医等方式处理。感冒通常由病毒感染、免疫力低下、接触传染源、环境干燥、护理不当等原因引起。
1、保持空气流通:
每日开窗通风2-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保持室内湿度在50%-60%。使用空气净化器需定期更换滤网,避免带宝宝前往人群密集场所。冬季使用暖气时可放置一盆清水增加湿度。
2、补充水分:
6个月以下婴儿增加母乳喂养次数,6个月以上可饮用温开水或苹果煮水。每日饮水量按每公斤体重100-150毫升计算,分多次少量喂服。观察尿液颜色,淡黄色为适宜状态。
3、合理用药:
体温超过38.5℃可遵医嘱使用退热药物,常见有对乙酰氨基酚口服溶液、布洛芬混悬滴剂等。鼻塞严重时可用生理性海水鼻腔喷雾,咳嗽明显需医生评估后使用祛痰药物。禁止自行使用抗生素或成人感冒药。
4、物理降温:
发热期用温水擦拭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处,水温控制在32-34℃。退热贴可贴于额头或颈部,每4小时更换一次。避免使用酒精擦浴或冰敷,防止寒战加重病情。体温骤升出现惊厥应立即侧卧并就医。
5、及时就医:
出现持续高热超过3天、呼吸急促、精神萎靡、拒食呕吐、皮疹等症状需立即就诊。3个月以下婴儿发热超过38℃、6个月以下体温反复超过39℃属于急症范畴。并发中耳炎或肺炎需进行血常规等检查。
感冒期间宜选择小米粥、南瓜泥等易消化食物,避免生冷油腻。保证每日14-16小时睡眠,穿戴适宜厚度的棉质衣物。恢复期可进行抚触按摩促进血液循环,症状消失后继续观察3天。家庭成员需同步做好手部清洁消毒,患病期间暂停接种疫苗。保持居室温度20-24℃,夜间睡眠时适当抬高床头缓解鼻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