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平时需注意调整饮食结构、保持规律作息、避免剧烈运动、监测出血情况、遵医嘱用药。功能性子宫出血可能与内分泌失调、子宫内膜病变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月经周期紊乱、经量异常增多等症状。
1、调整饮食结构
饮食上应增加富含铁元素的食物如动物肝脏、菠菜等,预防贫血。避免辛辣刺激及生冷食物,减少咖啡因摄入。可适量补充优质蛋白如鱼肉、鸡蛋,帮助修复子宫内膜。
2、保持规律作息
保证每日7-8小时睡眠,避免熬夜。建立固定的起床和入睡时间,维持生物钟稳定。午间可适当休息,但不宜超过30分钟,以免影响夜间睡眠质量。
3、避免剧烈运动
出血期间应暂停跑步、跳绳等高强度运动,改为散步、瑜伽等温和活动。日常避免提重物及长时间站立,防止腹压增高加重出血。恢复期运动需循序渐进。
4、监测出血情况
记录月经周期、出血天数及卫生巾使用量,发现经期超过10天或每小时浸透一片卫生巾需及时就医。观察是否伴随头晕、心悸等贫血症状,定期检测血红蛋白水平。
5、遵医嘱用药
医生可能开具炔雌醇环丙孕酮片、地屈孕酮片等激素类药物调节周期,或氨甲环酸片控制出血。使用屈螺酮炔雌醇片等避孕药时需定时服药,不可擅自停药或更改剂量。
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需穿着透气棉质内裤,每日清洗会阴部,出血期间每2-3小时更换卫生巾。保持情绪稳定,可通过冥想、深呼吸缓解压力。冬季注意腰腹部保暖,避免冷水刺激。建议每3-6个月复查超声及激素水平,长期出血者需排查凝血功能障碍等病因。若出现突发性大出血或严重贫血症状,应立即急诊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