泌尿结石和肾结石不是一回事,肾结石属于泌尿结石的一种。泌尿结石与肾结石可从发生部位、成分构成、症状表现、治疗手段四个方面区分。
1、发生部位
泌尿结石泛指发生在泌尿系统的结石,包括肾结石、输尿管结石、膀胱结石和尿道结石。肾结石特指形成于肾脏内的结石,多位于肾盂或肾盏。输尿管结石多为肾结石脱落进入输尿管所致,膀胱结石常见于下尿路梗阻患者,尿道结石则多由膀胱结石排出时卡顿形成。
2、成分构成
泌尿结石中草酸钙结石占比高,磷酸钙、尿酸结石次之,感染性结石和胱氨酸结石较少见。肾结石以草酸钙为主,与代谢异常关系密切;膀胱结石中磷酸镁铵成分较多,常继发于尿路感染;尿酸结石好发于高尿酸血症患者,胱氨酸结石则与遗传性代谢缺陷相关。
3、症状表现
肾结石未移动时可能无症状,或仅表现为腰部钝痛。当结石移动至输尿管可引起典型肾绞痛,疼痛呈阵发性且向会阴放射。膀胱结石多引起排尿中断、尿频尿急,尿道结石则导致排尿困难甚至尿潴留。血尿是各类泌尿结石的常见伴随症状。
4、治疗手段
肾结石小于6毫米可尝试药物排石,常用枸橼酸氢钾钠颗粒、尿石通丸、肾石通颗粒等。输尿管结石可选择体外冲击波碎石,膀胱结石多采用经尿道碎石取石。对于复杂性结石或合并解剖异常者,可能需经皮肾镜碎石术或输尿管软镜手术。所有患者均需增加饮水量调整饮食结构。
预防泌尿系统结石需保持每日2000-3000毫升饮水量,限制高草酸食物如菠菜、浓茶摄入,适当控制动物蛋白和钠盐。定期进行泌尿系统超声检查有助于早期发现结石,出现腰痛、血尿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根据结石成分分析结果制定个性化预防方案能有效降低复发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