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肾小球肾炎通常需做尿液检查、血液检查、影像学检查三个检查。急性肾小球肾炎可能与链球菌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血尿、蛋白尿、水肿等症状,建议及时就医。
1、尿液检查
尿液检查是诊断急性肾小球肾炎的基础项目,通过尿常规可发现血尿、蛋白尿及管型尿。尿沉渣镜检能观察到红细胞形态,帮助判断血尿来源。24小时尿蛋白定量可评估肾脏损伤程度,尿微量白蛋白检测有助于早期发现肾小球滤过功能异常。若结果异常需结合其他检查进一步明确病因。
2、血液检查
血液检查包括血常规、肾功能和免疫学指标检测。血肌酐和尿素氮水平可反映肾小球滤过功能,补体C3检测对链球菌感染后肾炎有诊断价值。抗链球菌溶血素O抗体滴度升高提示近期链球菌感染,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贫血或血小板减少。血液检查结果需与临床症状及其他检查综合判断。
3、影像学检查
肾脏超声是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手段,可评估肾脏大小、结构及血流情况,排除梗阻性肾病等继发因素。部分疑难病例需进行肾穿刺活检明确病理类型,该检查能直接观察肾小球病变性质,对治疗方案制定有指导意义。影像学检查前应评估患者凝血功能,检查后需卧床观察。
确诊急性肾小球肾炎后应卧床休息至水肿消退,每日监测血压和尿量。饮食需限制钠盐摄入,蛋白质选择优质蛋白如鸡蛋、鱼肉,控制每日摄入量。避免剧烈运动和高强度劳动,预防呼吸道感染。定期复查尿常规和肾功能,若出现少尿、呼吸困难等症状需立即就医。治疗期间严格遵医嘱用药,不可自行调整利尿剂或降压药物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