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梗和冠心病的主要区别在于疾病性质、发病机制、症状表现及危险程度,具体可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心肌缺血状态、组织坏死范围、临床急迫性四个方面区分。冠心病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的心肌长期供血不足,而心梗是冠心病急性加重后冠状动脉完全阻塞引发的心肌坏死。
1、冠状动脉狭窄程度
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存在粥样硬化斑块,血管狭窄程度通常为50%-70%,血流受限但未完全中断,心肌处于慢性代偿状态。心梗患者冠状动脉因斑块破裂或血栓形成导致管腔完全闭塞,狭窄程度超过90%,血流中断引发心肌细胞不可逆损伤。冠心病可通过冠脉CTA或造影确诊狭窄位置,心梗需结合心电图ST段抬高及心肌酶谱升高综合判断。
2、心肌缺血状态
冠心病表现为稳定性心绞痛,心肌缺血呈间歇性发作,多在劳累或情绪激动时出现胸骨后压榨性疼痛,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片后可缓解。心梗为持续性心肌缺血坏死,疼痛程度剧烈且持续超过30分钟,伴有濒死感、冷汗及恶心呕吐,硝酸甘油片无法缓解症状。冠心病患者心肌处于可逆性缺血,心梗则已发生透壁性或非透壁性心肌坏死。
3、组织坏死范围
冠心病仅引起心肌细胞短暂缺氧,及时供血恢复后无实质性组织坏死,心脏结构功能基本正常。心梗导致冠状动脉供血区域心肌细胞大面积坏死,根据阻塞血管不同可影响左心室前壁、下壁或侧壁,坏死心肌逐渐被纤维瘢痕替代,可能形成室壁瘤或心脏破裂。冠心病患者心脏彩超多无异常,心梗患者可见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及射血分数下降。
4、临床急迫性
冠心病属于慢性疾病,需长期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硫酸氢氯吡格雷片等抗血小板药物,配合硝酸异山梨酯片扩张冠状动脉。心梗是心血管急症,发病6小时内需行急诊PCI手术植入支架或溶栓治疗,延迟处理会导致心力衰竭甚至猝死。冠心病患者可门诊随访,心梗患者必须立即进入胸痛中心绿色通道抢救。
冠心病患者应每日监测血压血糖,低盐低脂饮食并保持适度有氧运动,避免吸烟及熬夜等诱发因素。心梗康复期需严格遵医嘱服用替格瑞洛片、阿托伐他汀钙片等二级预防药物,定期复查心脏功能。若出现持续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应立即呼叫急救,切勿自行驾车就医以免延误抢救时机。两类疾病均需终身管理,但心梗后心脏康复训练及药物调整方案更为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