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结节与乳腺癌的主要区别在于性质不同,乳腺结节多为良性增生或囊肿,乳腺癌则是恶性病变。乳腺结节可能由内分泌紊乱、乳腺炎等因素引起,乳腺癌通常与基因突变、激素水平异常有关。两者在症状表现、检查结果及治疗方式上存在显著差异。
1、性质差异
乳腺结节是乳腺组织的局部异常增生,多数为良性病变,如乳腺纤维腺瘤、囊肿等,生长缓慢且边界清晰。乳腺癌属于恶性肿瘤,具有侵袭性生长和转移特性,可能通过淋巴或血液扩散至其他器官。良恶性可通过超声、钼靶或穿刺活检明确鉴别。
2、症状表现
乳腺结节通常表现为可推动的无痛肿块,表面光滑,与月经周期可能相关。乳腺癌肿块质地硬、固定不移,可能伴随乳头凹陷、皮肤橘皮样改变或血性溢液。部分乳腺癌早期无明显症状,需通过筛查发现。
3、影像学特征
超声检查中良性结节多呈圆形、边缘规整,血流信号较少。乳腺癌常显示为不规则形、边缘毛刺状,血流丰富且可能有微钙化灶。钼靶检查中恶性病变可见高密度影伴星芒状结构,BI-RADS分级通常为4类以上。
4、发病机制
乳腺结节多与雌激素水平波动相关,常见于育龄期女性,妊娠哺乳期可能自行消退。乳腺癌涉及BRCA基因突变、长期雌激素暴露等危险因素,绝经后肥胖或长期激素替代治疗者风险增高。
5、治疗方式
良性结节若无症状可定期观察,较大者可手术切除。乳腺癌需综合治疗,包括保乳手术、全乳切除配合化疗、放疗或靶向治疗。内分泌阳性患者需服用他莫昔芬片、来曲唑片等药物,HER2阳性患者需用曲妥珠单抗注射液。
建议女性每月进行乳房自检,40岁以上人群每1-2年接受乳腺超声或钼靶筛查。发现乳房肿块应及时就医,避免过度按压刺激。保持规律作息、控制体重及限制酒精摄入有助于降低乳腺疾病风险,哺乳期女性应正确护理预防乳腺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