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可能会引起胳膊疼,通常与肿瘤压迫或淋巴结转移有关。乳腺癌引起的胳膊疼主要有肿瘤压迫神经、淋巴结转移、术后淋巴水肿、骨转移、放射性臂丛神经损伤等原因。
1、肿瘤压迫神经
乳腺癌肿瘤生长过程中可能压迫周围神经组织,尤其是位于腋窝附近的臂丛神经。这种压迫会导致同侧上肢出现放射性疼痛,疼痛可能从腋窝向手臂内侧延伸,伴随麻木或刺痛感。早期肿瘤较小可能仅表现为间歇性隐痛,随着肿瘤增大疼痛会逐渐加重。需通过乳腺超声或磁共振明确肿瘤位置,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术后疼痛多可缓解。
2、淋巴结转移
乳腺癌发生腋窝淋巴结转移时,肿大的淋巴结可能压迫血管和神经,导致患侧手臂持续性钝痛。典型表现为腋窝肿块伴上肢水肿,疼痛在抬臂时加重。部分患者会出现夜间痛醒现象。确诊需依靠淋巴结活检,治疗需结合化疗、靶向治疗等综合方案,疼痛明显者可短期使用塞来昔布胶囊等镇痛药物。
3、术后淋巴水肿
乳腺癌术清扫腋窝淋巴结后,约30%患者会出现淋巴回流障碍,导致手臂肿胀疼痛。疼痛多为胀痛感,活动后加重,皮肤紧绷发亮。严重者可出现纤维化改变。预防措施包括术后早期康复锻炼,穿戴压力袖套,疼痛明显时可使用地奥司明片改善淋巴循环,配合专业淋巴引流按摩。
4、骨转移
乳腺癌晚期发生肱骨或肩胛骨转移时,会引起剧烈胳膊疼痛,夜间痛尤为明显。疼痛部位固定且进行性加重,轻微碰撞可能导致病理性骨折。X线片可见骨质破坏,核素骨扫描能早期发现病灶。治疗需采用唑来膦酸注射液抑制骨破坏,配合局部放疗,严重疼痛可使用盐酸羟考酮缓释片控制。
5、放射性臂丛神经损伤
接受放射治疗的乳腺癌患者,可能在治疗后数月出现臂丛神经放射性损伤。表现为手臂烧灼样疼痛伴进行性肌无力,可能与神经纤维化有关。疼痛常从锁骨上区向手指放射,皮肤可能出现色素沉着。营养神经治疗可用甲钴胺片,严重病例需神经松解手术。
乳腺癌患者出现胳膊疼时应及时就医检查,明确疼痛原因后针对性治疗。日常需避免患肢提重物或测量血压,睡眠时用枕头垫臂促进淋巴回流。饮食注意控制钠盐摄入,适量补充优质蛋白如鱼肉、鸡胸肉等,维持合理体重有助于减轻淋巴系统负担。定期进行肩关节活动度训练,但需避免过度疲劳,出现新发疼痛或原有疼痛加重应立即复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