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湿性间质性肺炎是风湿免疫性疾病累及肺部引发的间质性肺病,主要表现为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风湿性间质性肺炎的治疗需结合原发病控制与肺部病变管理,主要有糖皮质激素治疗、免疫抑制剂应用、抗纤维化药物干预、氧疗支持及肺康复训练等方式。患者需定期监测肺功能,避免感染等诱发因素加重病情。
1、糖皮质激素治疗
泼尼松片、甲泼尼龙片等糖皮质激素是风湿性间质性肺炎的基础用药,可抑制炎症反应和免疫损伤。这类药物需根据病情调整剂量,长期使用需警惕骨质疏松和感染风险。用药期间应监测血糖、血压及电解质水平,配合钙剂和维生素D预防骨量丢失。
2、免疫抑制剂应用
环磷酰胺片、吗替麦考酚酯胶囊等免疫抑制剂适用于激素不佳或病情进展者。药物通过调节异常免疫反应减轻肺组织损伤,使用中需定期检查血常规和肝肾功能。部分患者可能出现骨髓抑制或胃肠道反应,需在医生指导下调整用药方案。
3、抗纤维化药物干预
吡非尼酮胶囊、尼达尼布软胶囊可延缓肺纤维化进程,适用于中晚期患者。药物通过抑制成纤维细胞增殖减少胶原沉积,常见不良反应包括光敏感和消化道症状。用药期间需避免强烈阳光照射,并配合肺功能评估。
4、氧疗支持
静息状态下血氧饱和度低于90%的患者需长期家庭氧疗,通过鼻导管或面罩吸入提高血氧浓度。每日吸氧时间建议超过15小时,活动时可采用便携式氧气瓶。氧疗能改善组织缺氧,减缓肺动脉高压进展,但需注意防火。
5、肺康复训练
腹式呼吸训练、缩唇呼吸法等可增强膈肌力量,提高肺通气效率。建议每周进行3-5次有氧运动如步行或骑自行车,配合上肢阻抗训练改善呼吸肌耐力。康复计划需根据个体心肺功能定制,避免过度劳累诱发呼吸困难。
风湿性间质性肺炎患者应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冬季注意保暖防寒。饮食宜选择高蛋白、高维生素食物如鱼类、西蓝花,适量补充维生素D。避免接触粉尘和冷空气刺激,接种肺炎疫苗和流感疫苗预防呼吸道感染。出现发热或气促加重时需及时就医,定期复查胸部CT评估病情变化。保持适度运动有助于维持肺功能,但需避免剧烈活动导致缺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