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的严重程度不能直接比较,两者在发病机制、治疗难度及并发症风险上各有特点。1型糖尿病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需终身依赖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早期可通过生活方式干预控制,但后期可能出现多种代谢并发症。
1型糖尿病通常在青少年期急性发病,因胰岛β细胞被破坏导致胰岛素绝对缺乏,患者须严格监测血糖并每日注射胰岛素,否则易引发酮症酸中毒等急性危象。其病情进展较快,但若血糖控制稳定,并发症风险可显著降低。2型糖尿病多与肥胖、遗传相关,早期症状隐匿,患者存在胰岛素抵抗伴分泌不足,随着病程延长可能出现心脑血管疾病、肾病等慢性损害,部分患者终仍需胰岛素治疗。
2型糖尿病因患者基数大、病程长,其导致的终末期肾病、视网膜病变等慢性并发症总体负担更重。但1型糖尿病突发低血糖或酮症酸中毒的风险更高,需更强的日常管理能力。两类糖尿病均可通过规范治疗将危害降至低,关键取决于血糖达标率和并发症筛查频率。
无论哪种类型,均需坚持饮食控制、规律运动和定期监测。1型糖尿病患者应掌握胰岛素剂量调整技能,2型糖尿病患者需重点关注减重及代谢指标。建议每3-6个月检查糖化血红蛋白和并发症相关指标,及时调整治疗方案。